User:Rad.lai.cthk/sandbox

R

Rad.lai.cthk

Guest
Created page with '{{short description|香港劇場導演、演員及戲劇教育家}} '''傅月美'''(May Fu)是一位香港資深劇場導演、演員及戲劇教育家。自1977年加入香港話劇團至2025年,演出與導演作品合計超過150部,六度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、兩度奪最佳導演獎,並憑出色表演獲最佳女主角殊榮。她長期投身戲劇教育與公共文化事務,曾任香港演藝學院駐院藝術家及講...'

New page

{{short description|香港劇場導演、演員及戲劇教育家}}
'''傅月美'''(May Fu)是一位香港資深劇場導演、演員及戲劇教育家。自1977年加入香港話劇團至2025年,演出與導演作品合計超過150部,六度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、兩度奪最佳導演獎,並憑出色表演獲最佳女主角殊榮。她長期投身戲劇教育與公共文化事務,曾任香港演藝學院駐院藝術家及講師、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藝術指導,2017年獲頒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。

== 生平與教育背景 == 傅月美於1977年成為香港話劇團創團訓練班首屆學員,並任全職演員八年。 1985–1988年,考入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系,成為第一屆導演主修畢業生;1989–1990年取得專業文憑,以高等優異成績畢業,並獲戲劇學院傑出導演獎。1993年成為首位回母校任教的畢業生。

== 職業生涯 == === 舞台演出 ===
香港話劇團全職演員(1977–1985),代表作: ** 1987年《影子盒》(飾 Felicity,獲HKAPA最佳女演員獎) ** 1985年《小狐狸》(飾 波蒂·夏本德) ** 1982年《海鷗》(飾 瑪莎) ** 1981年《飛越瘋人院》(飾 Nurse Ratched) ** 1979年《球》(飾 瘋婦)

其後以客席身份於中英劇團、致群劇社、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等多個劇團演出。

=== 舞台導演 === 傅月美導演作品逾150部,涵蓋正劇、喜劇、音樂劇、史詩劇及實驗劇。合作機構包括香港話劇團、致群劇社、中英劇團、HKAPA、澳門演藝學院及上海戲劇學院。

=== 教學與駐院藝術家 ===
香港演藝學院駐院藝術家(表演)

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講師(1993–2003;2011–迄今)

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藝術指導(2004–2011)

TVB藝員訓練班導師

中國音樂劇研究會教學專業委員(首屆–第六屆)

== 公職與顧問職務 ==
香港演藝學院校友會榮譽主席兼幹事

香港戲劇協會幹事會幹事(1997–2017)

兩岸四地華文戲劇節香港區代表(1996–2016)

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組顧問及審批員

香港戲劇協會舞台劇獎評審

廣東省藝術研究所「全國華語戲劇盛典」提名委員(2022–2024)

香港愛麗絲劇場實驗室顧問

香港7A班劇團、香港大細路劇團董事局董事

黎草田紀念音樂協進會永遠榮譽會長

== 獲獎與提名 == === 主要獲獎紀錄 === {| class="wikitable sortable" ! 年份 !! 劇目/職務 !! 獎項 !! 頒獎機構 |- | 2012 || 演出《完不了的最後一課》(蔡老太) || 最佳女主角(悲/正) || 香港舞台劇獎(中英劇團) |- | 2008 || 導演《我愛阿愛》 || 最佳導演(喜/鬧)、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|| 香港舞台劇獎(香港話劇團) |- | 2005 || 導演《2月14》(音樂劇) || 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|| 香港舞台劇獎(香港話劇團) |- | 2004 || 聯合導演《承受清風》 || 最佳整體演出、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|| 香港舞台劇獎(香港戲劇協會) |- | 2003 || 聯合導演《錦繡良緣》(音樂劇) || 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|| 香港舞台劇獎(HKAPA) |- | 2002 || 導演《陽光站長》 || 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|| 香港舞台劇獎(致群劇社) |- | 2000 || 總導演《周門家事》 || 最佳整體演出、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|| 香港舞台劇獎(香港戲劇協會) |- | 1997 || 聯合導演《起航!討海號》 || 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|| 香港舞台劇獎(致群劇社) |- | 1996 || 導演《一起走過嫲嫲煩煩的日子》 || 最佳導演(喜/鬧)、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|| 香港舞台劇獎(香港戲劇協會) |- | 1990 || 導演《熔爐》(畢業作品) || 傑出導演獎 || HKAPA戲劇學院 |- | 1987 || 演出《影子盒》(Felicity) || 最佳女演員 || HKAPA戲劇學院 |}

=== 部分提名紀錄 ===
2014年:《三個高女人》(演出)提名最佳女主角(悲/正)

2005年:《伴我同行》提名最佳女主角(悲/正)

2004年:《承受清風》聯合導演提名最佳導演(悲/正)

2002年:《陽光站長》導演提名最佳導演(悲/正)

2000年:《周門家事》總導演提名最佳導演(喜/鬧)

1997年:《起航!討海號》聯合導演提名最佳導演(悲/正)

1992年:《黑夜衝擊》導演提名最佳導演(悲/正)

== 代表作品 == === 舞台導演(部分) ===
2025年:《茶馬古道‧斷龍吟》

2022年:《鐘聲迴響》(執行導演)

2017年:《小城風光》(聯合導演)

2011年:《枕頭人》

2009年:《天琴傳說》

2008年:《影子盒》(上海戲劇學院)

2007年:《上海屋簷下》

2006年:《少年十五二十時》

2003年:《酸酸甜甜香港地》(副導演)、《歲月的風采》

2002年:《但願人長久‧鄧麗君》(副導演)

2000年:《天才耗夢》

1999年:《長繫我心》

1993年:《夢斷城西》(助理導演)

1989年:《冥城‧莊子試妻新釋》

1984年:《百老匯名曲演唱會》

1982–1985年:《武士英魂》

=== 舞台演出(部分) ===
1998年:《風雨守衣箱》(飾 舞台監督)

1988年:《三姊妹》(飾 奧爾加)

1985年:《小狐狸》(飾 波蒂·夏本德)、《師生之間》(飾 Miss Wong)

1982年:《海鷗》(飾 瑪莎)、《小城風光》(飾 吉醫生太太)

1981年:《鐵窗》(飾 阿蓮)、《飛越瘋人院》(飾 Nurse Ratched)

1979年:《球》(飾 瘋婦)

=== 電影演出 ===
《孤男寡女》(2000)

《非同凡響》(2018)

== 學術研究與出版 == 傅月美發表逾百篇戲劇評論與介紹文章,多次入選《香港戲劇評論選(1960–1999)》。

2007–2013年:「中國音樂劇教學與創作研討會」論文收錄於研討會論文集。

2013年:「紀念〈雷雨〉誕生8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」發表〈香港〈雷雨〉的變奏〉,刊於《雷雨八十年》。

1998年主編《大時代中的黎草田》。

2007年策劃《戲‧遊——香港舞台中國情》展覽並出版專輯。

2016年統籌第十屆兩岸四地華文戲劇節回顧展並出版《劇藝華采》。

2018年撰寫《我們33年走過的路》(HKAPA戲劇學院簡史),附多項史料。

== 參考來源 ==
香港演藝學院官方簡介

香港話劇團歷史資料

香港舞台劇獎官方紀錄

中英劇團、致群劇社官方網站

《大時代中的黎草田》(黎草田紀念音樂協進會,1998)

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──我們33年走過的路》(HKAPA,2018)
[[Category:香港導演]] [[Category:香港女演員]] [[Category:香港戲劇教育家]] [[Category:香港榮譽院士]]

Continue reading...
 


Join 𝕋𝕄𝕋 on Telegram
Channel PREVIEW:
Back
Top